1)第302章 灭十万叛军,我带五百人去,很合理_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显槐和吉王造反这件事情就好像滚雪球一样,滚得哪哪都是消息。

  很多人一开始不敢相信。

  这可是新朝刚刚运行如此高的话岂不是逼得皇帝必须要重拳出击,因为道理很简单啊。

  新年新气象。

  本来主打的就是一个新。

  你这一上来就有藩王造反,这不就是在打皇帝的脸面吗?

  皇帝这种时候要是不以雷霆手段迅速扑灭你,不杀掉你几本族谱,怎么对得起伱这么隆重的造反行动。

  在这个过程里面但凡皇帝犹豫一下,就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造反。

  毕竟陈寒现在的改革是在你皇帝的支持之下进行的,这里面但凡有点不好的东西都是你皇帝造成的。

  这么多双眼睛看着这种事情可不好退缩。

  当然全天下所有人都必须要佩服造反的这几个哥们。

  这不是在夸他们有勇气,这是所有人都在看他们的笑话。

  大家都知道这可能是一个完全不会成功的事情,虽然能够提供给大家看看笑话,能让不参与造反的这些人看到皇帝还有陈寒两个人为难的模样。

  但就这件事情本身来说大家都是不看好的。

  这不明摆着的吗?

  现在还是永乐大帝那个时代吗?

  现在你还有永乐大帝时候的权利吗?

  别看当时燕王朱棣起兵的时候只有八百府兵。

  但要看当时他这八百人是什么样的素质。

  他那八百人恨不得天天跟着燕王朱棣在边境跟蒙古人干仗,天天杀人见血过来的。

  当时的建文帝虽然限制了燕王朱棣很多权力,但建文帝自断臂膀地将武将的地位压得很低,已经引起了很多武将的反感。

  很明显当时的武将知道跟着你建文帝干,肯定是有朝一日混不下去。

  那我干嘛跟着你?

  跟着燕王朱棣还有人情在里面,毕竟曾经都是在战场上拼杀过来的兄弟。

  他们也了解燕王朱棣有没有能力干这种事。

  将士们承担风险是为了什么?

  义气、命令,这都是肯定有的,但是最重要的是看收获。

  维持现状的话肯定饿不死但也上不去,扛着风险去做事的话可能就单车变摩托。

  那现在换算到如今的大明王朝。

  有武将被打压了事情吗?

  有!

  但至少武将们经过这一百多年来已经习惯了。

  至少陈寒来了之后宣大那一带、辽东那一带的武将,哪个没有因为陈寒而受益的?

  换言之现在造陈寒的反的是那帮文人和利益既得者的藩王。

  关武将啥事啊?

  你两个藩王有多少武将啊?

  就认为天下有藩王被杀了,文官们对陈寒的改革有怨气就哐哐的造反。

  咋得?

  指挥将士们作战也让文官去干啊?

  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一场不靠谱的行动,纯纯是觉得族谱太难修,想给修族谱的人减少工作强度。

  文官们也不都是傻子,陈寒搞的这么多改革天下百姓最受益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