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24 标举冠群英-2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得不加大对百姓的压榨,进一步导致本国的自耕农兵源枯竭的恶性循环。“前车之鉴啊。”柳毅的手指敲打着那封密信,维护军士制度的稳定,夏国长治久安的基石。

  他沉吟片刻,站起身来,拿着装有密信的卷宗,披上大衣出门。虎翼军的卫队长王昭乾躬身敬礼,问道:“丞相将去何处?”

  “去林泉宫,觐见陛下。”

  柳毅一边说,一边大步朝门外走去,丞相府的马车随时都停在外面,他钻入车厢,随手关上车门。马夫啪地甩了一下响鞭,马车便朝着林泉宫驰去,马车的后面,王昭乾等十名虎翼军骑卫列做两队,跟随着马车前进。

  柳毅是为数不多能够不经通秉直接进入宫门的朝廷重臣,皇帝陈宣只是从门禁的传音话筒里得知他要来觐见,稍稍整理了下仪容。他每天除了批阅五府送来的重要文书外,还要御览九龙柱上的榜文,虽然内臣已经尽量将不重要的检出,但仍然多达十数万言,陈宣每每还要抽查那些被检出出去的榜文,还要对一些公文和榜文亲笔御批。当年秦始皇每天要阅读几百斤竹简,陈宣觉得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幸好有年轻时在军中锻炼的强健体魄,否则还真的承受不住这般劳累。饶是如此,有时也会觉得眼睛昏花。

  “林泉宫,林泉宫,当初开国先祖以此为皇宫之名,意在提醒后人勿要干涉五府施政过甚,身居九五,心居林泉,垂拱而治。但以先祖的英明神武,也没想到,五府官员哪怕是在极没有必要的时候,也会频繁地征求皇帝的意见,普通百姓在很多时候,更希望皇帝能站出来主持公道。”

  陈宣揉着太阳穴,暗暗叹道,“难怪历代先皇,并非年迈不堪视事,也会安排太子继位,甘愿退位安居长乐宫享清福。这十多年皇帝做下来,虽然谨记着先祖遗训,具体事务事情没插手多少,真比在北疆从军时候还累。真不知那宋国的皇帝,样样都要统揽,怎么还有闲情逸致去整修宫室?倘若是我,必定情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林泉宫的景致,已经不错了。”

  陈宣站起身来,凭窗眺望,松弛一下有些酸涩的眼睛。林泉宫外,便是寿昌泽。此时已有数百的丹顶鹤、鸳鸯、白天鹅,苍鹭等珍禽流连游弋。这些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候鸟停留在河西走廊越冬。寿昌泽畔草木茂盛,既可遥望宫殿楼阁,又有珍禽飞舞鸣叫,乃敦煌城里官吏眷属喜爱的游玩观景之处。

  就在寿昌泽的对岸,一支八十余骑,十几辆马车的队伍正驻足停留。校尉和军士们纷纷下马,面对着皇宫方面行以军礼。赵行德望着对岸小巧雅致的皇宫,不觉惊道:“堂堂一国之君,皇宫才这么小么?”

  他初时听杨麓等人说,在敦煌皇室及内臣不过百余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