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06 何由诉苍昊-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拜访,二人相对而坐,但是,气氛却有些尴尬。

  数日前,曹良史代相府建议赵行德将陆明宇等将召到汴梁听命,以换取相府同意他只身回关中与妻儿团聚,但赵行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曹良史给赵行德摊开说了,河南乃大宋的京畿之地,也是将来北伐的根基,宋国决不会坐视它落入夏国。此外,权衡利弊之后,曹良史和岳飞一起上书朝廷,坚持东京留守司的成制不可随意变更。

  一个多月来,镇国军已经完成对汴梁、颖昌府一带的接收。陆明宇、罗闲十和邓元觉继续调防兵马,占据河南其他州县,但给镇国军留出了一条完整的粮道。赵行德离开汴梁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因为他拒不交出兵权,甚至授意部属割据,为了牵制陆明宇等将,待镇国军大队人马布防完毕,岳飞就将派人赵行德护送回鄂州,他将被继续软禁,直到河南局势彻底稳定才有放回夏国的可能。当理社与侯焕寅、曹迪斗得最激烈时,赵行德身为统兵大将,反而威胁陈东,致使吴子龙去位,而帝党的邓素把持了礼部尚书一职。外人虽不知究里,朝廷中理社重臣却都迁怒于赵行德,要陈东一定要惩处此人,否则大家都不能同心同德,自作主张胡来一气,理社必将分崩离析。而赵行德在理社治兵斋掌议的虚职,也由曹良史担任了。

  作为多年的好友,曹良史有些愧疚,但各为其国,他对相府的决定,还是赞同的。而在处理政务时遇到疑难,他也会常常来向赵行德请教。而赵行德愤恨被友人暗算,态度十分冷淡,只在抗辽的战守得失上,才言说一二,陆、罗等部属之事,则一概推说不知。

  昨日,辽国河北诸部都统萧斡里剌遣使者过河,商量以宋国百姓交换这些辽军俘虏之事。东京留守司和镇国军有近万契丹和奚族俘虏,萧斡里剌的使者称,辽国可用十名宋国百姓换一名辽军俘虏,双方在黄河渡口.交割人口。此事曹良史和岳飞意见相左,曹良史来见赵行德,也是想听一听他的意见。

  “三名百姓换一名辽贼,未免太过轻贱了我大宋子民,可若是一个换一个,又吃亏了些。可是,......,可使十万百姓脱出苦海啊,”曹良史摇头叹息,脸色犹豫不决,“可岳相公的意思,若把被俘辽贼又回去,整个辽军的士气都更高,辽贼如虎添翼,将来祸害我大宋也会更加厉害。所以,岳相公觉得和辽贼换俘乃是与虎谋皮,宁可把俘虏的辽兵尽数斩杀,也不能有一人交还再给辽国。唉——这可是三万百姓,元直,你可有见教于我?”

  岳飞所担心的,曹良史未必不知。这一万辽军俘虏放回去,将大壮辽贼的声势。契丹人少而宋人多,哪怕是十比一的交还,换回来三万百姓,利益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