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10 三登黄鹤楼-9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上吹西北风,”幕僚黄一鸣低声提醒道:“水师沿海北上的话,是有些慢。”

  “逆风?”侯焕寅眼神一凛。“他没有腿吗?不能弃船就陆?”

  黄一鸣的脖子微微一缩,不敢再劝,心下却摇了摇头。韩世忠手握重兵在外,倘若侯参政不加体恤的话,大家反而更没有退路。汉军水师虽然厉害,上陆攻城,却未必这么容易。平心而论,冬季北风最盛,要到了五六月间,才有明显的南风。北方的海商都是在正月、二月间启航南下,在五月回帆运回南方的布匹粮草,大约八月能返回登州。海船虽有以之字路逆风航行的法子,但速度就远不能和顺风行船相比了。

  侯焕寅“哼”了一声,不提此节,吩咐诸将用心守城,文官安抚百姓,特别要谨防汉军细作混入。京东路七万官军精锐都麋集在登州、莱州这块狭小的地方。不管是辽军还是汉军,都不是哪么容易打下来的。诸人告退后,侯焕寅留下黄一鸣,却一言不发,闭目沉吟。黄一鸣心知参政大人在斟酌至关重要之事,也不敢出声打扰,小心翼翼地在旁等候。

  “修书吴子龙......”半晌过后,侯焕寅开口道,他的声音低沉得好像从地狱里传出来的。

  “什,什么?”黄一鸣吃了一惊。据他所知,在大礼议中,相府大获全胜。陆云孙主张还政于陛下,结果成了孤家寡人,除了楚州,所有学政都反对还政陛下。连一向奉陆云孙为首领的泰州、明州等产盐州县,最后也和他分道扬镳,支持在大礼议中定下虚君实相的礼法。

  吴子龙也不折不扣的败了,虽然他殚精竭虑地编纂了“大礼法”,党羽众多,闹腾得也厉害,但因为太过极端,树敌也太多,这一系被轻易地孤立了,礼部提出“人自择法”,又编纂了《君子法》与《清流法》相抗衡,极大地抵消了吴子龙的影响,现在的东南州县,士人们所讨论“择法”之时,相当多的人愿意守较为平和的《君子法》,而非《清流法》。

  最令人吃惊的是,原东京留守赵行德经过兵部和礼部的考成查勘,认定对他的弹劾都是捕风捉影,然后,朝中盛传,陛下唯一的妹妹,十六长公主属意于赵行德,陛下有可能赐婚。看来,朝廷是打算像当年夏国扣押狄青一样,宁可将他赋闲,也不放其归夏了。外面流言纷纷,陛下此举乃是向一众清流大臣示好。因为夏国的关系,赵行德已被解去兵权,如今在封侯之后,又尚主成了皇亲国戚,也算是朝廷对他的补偿。他虽然是夏国臣子,但更是理社人物,与陈东、曹良史这一干人交情不浅。

  这一切事情的背后,都有陈东和邓素的影子,邓素的背后则是陛下。大礼议中,这两个人联手,象征着皇权和相权的联盟,足以打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