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19 旷然散我愁-5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言行谨慎,常例也不敢定得太多,扬州城也一直修不起来。”

  “唉——气数。”赵波叹了口气,“本地人都是这样,外地人又如何敢来?”

  赵行德合上账本,转头看着码头施粥的人群,想的却是另一些事。

  抵达扬州以来,地方官一直是恭恭敬敬,毫无大州牧守的傲气和矜持,有些巴结的意味,又有些战战兢兢。他愿以为这几人是推举出身,不熟悉官场故事,性格也是如此,所以也不以为意。现在想来,他们恐怕还有更多的期待。世家大族的南迁,这些人冒风险留在江北,就是希望能填补原有的空间。大宋是极端讲究身份的,和楚州陆云孙、杭州吴子龙相比,这些人更希望能站住脚跟,也更愿意和有实力的盟友合作。

  “扬州是江淮漕运要津,天下承平以后,必然会再度复兴。”赵行德看着赵波,沉吟道,“牙角行有没有兴趣先下点本钱?”“好啊!”赵波笑道:“兄长肯定看得比我等长远。听说扬州新筑的炮垒,都得到了兄长的指点,就算辽寇再来,也得崩掉他几颗牙齿。”他也是豪气,指着码头上的粥棚道:“乐善好施,咱们也不能落于人后,我这就下去布置,先开一间粥棚赈济灾民,店铺落脚之前,先把牙角行名声打出去。”

  “不错。”赵行德点头赞许。

  “兄长得闲时,也给我们牙角行捧捧场。”赵波又笑道:“别的不用,让吴国长公主殿下常来挑些喜欢的东西就成。我们牙角行全部奉送,货品若有任何问题,我赵波给殿下磕头赔罪。”他一边说,一边双腿微曲,做了个要下跪的样子。

  “你就装模作样吧,”赵行德笑着骂道:“你小子,算计到我头上来了。”

  二人又说了些闲话,赵波告辞离去,赵行德回到后舱,向赵环转述了这个请求。

  赵环含笑答应了,她早知夫家中人丁不旺,这一系两代单传下来的,几乎没有近亲,对这个远方亲戚也有些好奇。听说赵波准备再开一间粥棚,赵环心生好感,想若有机会,能帮他一把也是好的。

  这些日子,扬州的达官显贵,富商巨贾几乎走马灯一样前来拜访,他们临来临走时都要布施行善,码头上的粥棚一间挨着一间,扬州附近的饥民都得了好处,连外地的乞丐也在往这边赶。扬州官府也有心,在粥棚旁支起了馒头摊子,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招募工徒修造中心炮垒。

  趁着请教筑城法式的机会,郑学政、谭知州多次登船造访。赵行德也有意接纳,除了公务之外,谈及朝廷择法自守,商贾许多择君子法自守的。赵行德提议扬州商会不妨参照楚州和杭州的做法,以君子法为蓝本,制定一个清流商会的章程公之于众,只要是愿意遵守这个章程的,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可以入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