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47 五色云间鹊-2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锋利,但真正决定胜负的,更大程度是肌肉、骨骼、灵活的神经,这些潜藏在猛兽躯体之内的东西。军士选拔若只看重武艺,迟早会被历史所淘汰。军士制度迟早会来一场大变革,但是,军士制度所体现的自守之道不但不会变,反而会越来越重要。

  以赵行德所见,夏国的掌舵者,如柳毅、陈重、张善夫等人,未必没有预见到这个问题。

  然而,军士制度是夏国立国的根本,如何改变军士制度,不能不慎之又慎。

  站在夏国朝廷的角度,天下一统之后,与其步履维艰的试探改变军士制度,不如暂时在关西维持军士制度的原状,而在无关紧要的关东不断地做出新的尝试。在此之前,耗费巨大的代价,强行将关东整顿成为军士制度就有些得不偿失了。而另外一方面,站在夏国朝廷的角度,关东的人口是关西的三倍之多,假如真的实行军士制度的话,军士数量亦将是关西的三倍,关中的十倍之多。这无异于倒持宝剑,一旦关东出了乱子,单凭关中的力量根本弹压不住,这也是护国府绝不希望看到的。

  “如果,我是说如果,将来......”高肃沉吟道,“夏国和宋国,大人会站在哪一边?”

  刘志坚也看向赵行德,期待他的答案。推心置腹的话说到这个份上,这个憋在心里很久的问题也能问出口了。赵行德虽然出生在关东,可说没有关东的故人,就没有赵行德。但是,刘志坚和高肃等人都是同他从战场上出生入死下来的,他们都一起为夏国流过血,二人哪怕平常有些揣测,也绝不相信,赵行德会将宋国看得比夏国更重。他在宋国有亲朋故旧,在夏国同样有兄弟袍泽,而柳毅、陈重、张善夫等人对他的看重,丝毫不在宋国的陈东等人之下。

  赵行德看着二人,久久不语,眼神十分复杂。

  诚然,他出生在宋国,然而,对夏国的认同,他丝毫不下于高刘二人。

  若非如此,以柳毅、张善夫的目光如炬,岂能容他在夏军中一路晋升上将军高位。正因为这一份认同,张善夫才会容忍他在关东放开手脚大干了一场,柳毅才接受洛阳百姓推举他为上柱国,陈康兄弟与他相逢于陌路,彼此却能结为好友,陈重更将赵行德引为最看重的年轻将领,甚至有意让他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基于认同感的信任,相互引为同类的这种信任是十分微妙的,却比任何承诺、担保,以及通过第三人打听出来的东西更可靠。这都是建立在,他们了解赵行德,并确信以赵行德的秉性,他将不会背叛这份信任,也不会背叛夏国。

  而赵行德也不负重望,从辽东,到江南,再到河南,没有耗费夏国太多的资源,几乎一力阻挡了辽国气势正盛的扩张步伐,为夏国腾出手来彻底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