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不论身后_覆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以压制张宝,进取冀州北部大量失陷区;然后公孙珣领着上谷、代郡、渔阳的骑兵,借助骑兵的速度迅速沿着太行山南下,一路扫荡到河内,以确保黄巾军的势力不往并州以及洛阳方向进展,这就是他所谓的南下河洛,上救首都,下拯黎民了。

  这个计划怎么说呢?

  看似颇有章法,步骑协同,动静有力的,颇有将张角三兄弟直接关入笼子里的架势!

  可问题在于,公孙珣心里比谁都清楚,别看张角现在攻城略地,可实际上他们三兄弟本来就会被迅速关入冀州中部这个笼子里的;而且,所谓郭勋南下的推进,根本就是在捡张宝后撤过去的漏;至于公孙珣所走的这个路线,现在根本就是‘国占区’,除了河内那边有些马元义的残余部队在闹事外,别的地方真的是一马平川!

  所以,这个计划根本就是为了让公孙珣领着几千骑兵迅速南下,在中央面前露脸,然后在即将进行的军事部署获取一席之地!

  不然呢?领着三千骑兵扫荡张氏三兄弟?还是一路闯入中原,覆灭中原几十万黄巾?

  他叫公孙珣,不叫陈庆之!

  那么如此坑蒙拐骗,难道公孙珣就不怕中枢那些人发觉吗?

  发觉什么啊?此时的黄巾军除了一个张宝在幽州这种力量薄弱的地方被有所准备的公孙珣稍微阻拦了一下外,其余各处依然是如火如荼……别说是公孙珣所言的太行山东侧一线郡国了,朝廷到现在都还在担忧洛阳是否能被保全呢!

  而就是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朝廷忽然收到了一州刺史和一郡太守联名送上来的捷报,以及他们毛遂自荐的‘小方略’,还有公孙珣那句铿锵有力,堪称忠心表率的‘不负天下人’!

  正处于半是不知所措,半是惊慌不定状态中的朝廷中枢是万万没想到,幽州居然已经打了一个如此大的胜仗,并稳定住了局势。更没想到,彼处已经有如此忠臣良将,不顾个人得失,毛遂自荐了!

  于是乎,天子大喜过望,直接批准了这个方案不说,还要求公孙珣在‘打通’太行通道以后,立即入洛汇报河北情况,并参与后期的军事方略。

  当然了,大汉朝上百郡国,不差公孙珣和郭勋两个忠臣良将。到了这个时候,随着帝国中枢的渐渐醒悟,洛阳也已经变得格外热闹了起来,天子、宦官、外戚、党人、公族、边将……在黄巾军看似要掀翻一切的力量面前,纷纷有所动作。

  公孙太守和郭刺史的举动不过是个开胃菜而已。

  实际上,就在这二人的奏疏到达并得到回复的第二日,天子就做出了一个自黄巾军起事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型军政举措——任命何进为大将军封慎侯,并让其总揽左右羽林军、五营营士屯驻在都亭,然后修理库藏器械,镇守京师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