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九章 无从下手_何日请长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32厂的十几款工控芯片,都是在他主持下开发成功的。这次科工委批准了他们两家企业联合提出的翻新计划,并拨付了500万元资金之后,谷原生便带上一个团队,来到了17所,开始研究那批进口机床的改造方案。

  17所进口的这批机床,也是在中国与西方关系全面改善之后引进的。当时国际市场上当然也有全数控化的机床存在,但数控机床的价格比普通机床高出了两倍都不止,在国家资金非常紧张,尤其是外汇严重短缺的情况下,17所当然不便选择数控机床,而是选择了一批普通机床。

  这批进口机床的加工能力和加工精度都远远好于国产机床,一经投入生产就成为17所的主力机床。经过十几年的使用,一些机床也出现了磨损,此外则是在数控机床不断普及的背景下,这些普通机床显得有些过时了,生产效率跟不上17所的生产要求。

  对于17所来说,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向国家申请经费进口新的数控机床,但所领导也知道,这样的要求是不可能得到科工委方面批准的。一台进口磨床价值几十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就是300多万元,国家哪里拿得出这笔钱。恰在此时,432厂找上门来,扬言可以帮17所把原有的普通机床改造成数控机床,顺带还能修复一下磨损的部件,恢复设备的生产能力。

  17所的领导对于432厂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其实是心存疑惑的。但人家找到门上来,而且不需要17所出钱,只是让17所在申请书上签个名而已,所领导又何乐而不为呢?如果科工委同意出翻新机床的钱,432厂帮着17所把这批进口机床改成数控机床,得益的毕竟还是17所。

  就这样,两家单位联合报了一个方案。17所方面也颇用了一些春秋笔法,比如说认为翻新机床属于惠而不费,用区区几百万的资金,就能够让当初花费上亿元进口的机床焕发新生,能够替代新的进口,利国利民,云云。科工委方面也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于是便把钱拨下来了。

  当然,科工委这样做,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知道432厂快要揭不开锅了,找个名目补贴他们一下,也是必要的。这个原因,当然就不会写在正式文件中了。

  普通机床进行数控化改造,在时下算是一件时髦事情,不少企业搞内部革新的时候,也会这样做。不过,具体到每台机床应当如何加装数控模块,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只能由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摸索。谷原生带人到17所来,就是来摸索这种模式的。顺便说一下,唐子风他们来到17所的时候,谷原生等人已经在17所呆了快一个月了。

  过去的这一个月中,前十几天谷原生的心情还是不错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