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搞PLC我们最专业_何日请长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创新的思路,只是这些思路还需要获得毛亚光的认可才有用。听毛亚光的话,唐子风微微一笑,说:“毛经理,你说到点子上了。既然浦机、洛机都能提供打包机,你为什么又要舍近求远,到国外去引进呢?”

  “进口设备质量可靠啊。”毛亚光说,“我们原来也有两台打包机,三天两头出毛病,每次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一开始我们还叫厂商过来修,后来我们自己摸着门道了,自己也能修。但架不住它出毛病的次数太多了,一出毛病,起码耽误小半天工夫,谁受得了?”

  “主要是什么毛病呢?”韩伟昌在旁边问道。这是涉及到技术的问题了,唐子风肯定不灵。

  毛亚光带着他们走到一台打包机前面,说道:“你们来看,这就是我们过去从浦机买来的打包机,现在已经用了五年了。头两年情况还好,后面这三年,平均一个月就坏两回。主要就是电路的问题,这一台机器上有十几个继电器,电气接点有好几百个。因为接点接触不良之类的原因,就会导致停机。其实像这种接点故障,修起来也非常容易,但要找到故障点就是一个麻烦事,需要拿着万用表一个点一个点去测,烦死个人了。”

  “这种问题,我们能解决啊!”韩伟昌说。

  “你们怎么解决?”毛亚光问。

  韩伟昌说:“我们机床上的继电器比这打包机上多得多了,电气接点上千个的情况都有。早先的时候,我们的机床也有你说的这种毛病,就是接点容易氧化,导致接触不良。后来,我们从RB引进了技术,用PLC代替继电器,这些毛病一下子都解决了。”

  “没错没错,我要的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C,怎么,你们临一机能搞出来?”毛亚光问。

  “PLC,也叫可编程控制器。现在国内搞这个东西的,还得属我们临一机是最专业的。”韩伟昌随口便吹嘘了起来。

  PLC技术是60年末从美国起源的,至70年代中期进入了实用化阶段,到80年代就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我国国内在70年代初即开展过相应的研究,1982年研制成功了国产PLC,并在小范围内得到了推广。由于国产PLC与国外技术差距较大,80年代我国工业企业使用的PLC主要来自于进口,一些研究机构则引进了国外的PLC产品进行国产化研究,以期实现进口替代。

  在PLC得到广泛应用之前,机器设备中的控制逻辑是由一组一组的继电器来实现的。使用继电器的缺陷在于成本高,线路复杂,容易发生故障,而且一旦发生故障,查找故障点非常困难。

  PLC是用集成电路里面的电子元件来实现电路的通断,没有了电气触点,因此不容易发生故障。PLC的控制电路非常简洁,即使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