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 不幸而言中_何日请长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位名叫韩伟昌的临一机工程师则告诉记者,说这是因为加工精度不足导致的。赵兴旺虽然对报纸上的内容并不完全相信,但拆解到这个部件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要多看几眼。

  “小赵总,我觉得记者可能搞错了吧?”一位名叫潘有栋的工程师说,“从受力情况来看,轴承是不可能出现断裂的,倒是前面的支撑轴受力比较大,要断也是这根轴断。”

  “记者懂个啥,肯定是人家说的时候,她听错了。”另一位名叫刘念的工程师说。

  赵兴旺点点头,说:“你们说得对,我也觉得轴承没啥问题,如果要出问题,应当是这根支撑轴的问题。报纸上说,出现故障的原因是加工精度不够,你们认为有道理没有?”

  “这个倒是没听说过。”潘有栋说,“加工精度和受力有啥关系?”

  “还是有关系的。”刘念说,“如果精度低了,表面不够光滑,轴和轴瓦之间的接触面就小了,压强分布不均匀,是不是容易导致断裂?”

  “倒也有点道理。”赵兴旺说。

  刘念说:“小赵总,有栋,你们来看,这根支撑轴的加工精度的确是很高的,其他零件是精车车出来的,这根明显是磨过的。那个韩伟昌也是这样说的。”

  潘有栋说:“管他呢,既然他说要磨过才行,那咱们就上磨床磨一下呗,也增加不了多少工时。”

  赵兴旺说:“没错,咱们一切都照着他们的标准来。他们用车加工,咱们也用车加工。他们上磨床,咱们也上磨床。咱们和他们造得一模一样,我就不信会出毛病。”

  说是一模一样,其实到最后还是有点差异的。山寨产品的卖点在于便宜,对于外观之类的要求自然就不必太在意了。受报纸上那篇文章所带来的心理暗示的影响,在涉及到受力结构的地方,赵兴旺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包括把一些原本只需要用精车加工的地方,增加了一道磨床加工的工序。但其他的一些地方,龙湖机械厂是本着能省就省的原则,最终造出来的设备,光是噪音就比临一机的这台大出了许多。

  “还是不如原厂的质量啊。”

  赵兴旺带着一干工人把这台“龙机牌”打包机在芸塘公司的车间里安装妥当之后,喻常发上三路下三路地审视着这台设备,咂巴着嘴评论道。

  “这只是外观,用起来是完全是一样的。”赵兴旺说。

  “你们运过来之前,试过机没有?”喻常发问。

  赵兴旺说:“试过了,打了50个包,除了声音稍大一点,其他的和临一机的机子没啥区别。”

  “那么现在可以开机了吗?”喻常发又问。

  “随时可以。”赵兴旺说。

  喻常发喊来自己的工人,让他们开始装料,然后启动打包机开始工作。一堆锈迹斑斑的废钢被投入打包机,机器轰鸣着,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