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巨头的尴尬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年12月中旬,庄建业宣布中国腾飞停止生产一切有关波音和空客的产品时,波音和空客的股价应声下跌,尤其是空客盘中一度下跌15%。

  没办法,资本是敏感的,别看波音和空客事后信誓旦旦的说他们已经在中国腾飞之外找到了稳定可靠的配套供应商,并能保证2008年一季度的交货任务。

  但资本却很清楚,半个月的时间内,波音和空客的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几乎把除某国之外的所有具备工业生产能力的国家跑遍了,别说把航空产业链凑齐了,就是一家既能稳定输出,又能保证质量,还可以物美价廉的厂子都没找到。

  特别是欧美的确,七八十年代那些给波音和空客做配套的相关企业要么是破产倒闭查无此人,要么就是价格奇高,要价让波音和空客根本负担不起。

  而这也让波音和空客那些资深的技术人员不断发出疑问:Why?

  是呀,这才几年,欧美那些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哪儿去了?怎么就突然消失了?

  这些技术人员可能搞不明白,但跟波音这类巨头高层关系密切的李斯特之流却很清楚,哪儿去了?自然是被来钱更容易的金融给洗没了。

  不然呢?

  难道还苦哈哈的用最简单的产品-销售-利润来赚钱?拜托,随便一个金融衍生品就能把这类工厂一辈子的利润赚到手,既然如此,谁还那么辛苦干嘛!

  然而这样的结果却是,波音和空客面临重大利空。

  资本那是多狡猾的东西,第一时间就嗅出了味道不对,立刻纷纷抛售波音和空客的股票,顺带着把全日空、大韩航空、阿联酋航空的股票轮番做空。

  对此,波音和空客依旧选择死扛到底,没办法,这一次要是搞不定中国腾飞,以后两大巨头的领导力就会受到极大的挑战。

  要知道加拿大的庞巴迪和巴西航空工业集团正密切关注此事,因为这两家早已经把支线客机吃得透透的,正蠢蠢欲动朝着干线客机冲刺,两大巨头如果在中国腾飞这件事上处理不好,庞巴迪和巴西航空工业极有可能有样学样,推出自己的干线客机。

  除此之外,俄罗斯苏霍伊的SSJ100和日本三菱的MRJ系列也都进入实质性的研制阶段,虽然打的是支线客机旗号,但稍微加大一下机身,就是妥妥的干线客机。

  所以,目前波音和空客面临的局面有些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乱局面,波音和空客是高高在上的周天子,其他有实力的航空制造企业是各路诸侯,如果周天子没有点儿实力和手腕儿,下面的诸侯就会相互征伐,打成一锅粥,最终将周天子一起轰下去。

  正因为如此,眼瞅着中国腾飞这一路诸侯跳的最凶,波音和空客这对周天子自然要强力镇压,来个杀鸡给猴看,不然以后人心散了,队伍还怎么带?

  结果万万没想到的是,原本以为可以轻易拿下的诸侯,实力远超想象不说,自己这边竟然连应急的预备队都快耗光了。

  这就有些尴尬了。

  讲和吧,面子上过不去;不讲吧,又拿不下对方!

  无奈之下,就只能先耗着。

  可没想到的是2008年1月3号国内遭遇冰冻灾害伊始,中国腾飞便打破僵局,对外宣布:由于冰冻灾害,相关工厂遭遇不可抗力损失,导致航空器零部件生产线全部停止运转,具体什么时间恢复,另行通知。

  此消息一出,波音股价重挫10%;空客更加不堪,直接下跌20%。

  眼瞅着相关供应链产品价格是驴打滚的往上涨,承受不住压力的空客只能在1月6号无奈的宣布:全系机型售价上涨15%,以对冲原材料和相关零部件成本上涨的压力……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